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当初把上海防疫吹上天,今天再看脸还在吗?
本頁主題: 当初把上海防疫吹上天,今天再看脸还在吗?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孔三妈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7720
威望:833 點
金錢:30669 USD
貢獻:25640 點
註冊:2021-12-01

当初把上海防疫吹上天,今天再看脸还在吗?


            1月15日有聚聚转了一篇吹捧上海防疫如何如何好的文章《为何北京叫帝都,上海叫魔都,西安叫‘废都’?》,肉麻的文章看得我直想吐,当时我在105楼就回复了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保留我的意见,觉得楼主话不要说的太满,会被打脸的。同样的国家同样的领导同样的思维同样的政策,领导为了自己的帽子采取的措施不会有什么两样,魔都只是没有大规模发生疫情而已,日增上百例疫情你再看看治理措施,该封城封城,该贴封条贴封条,差别只是医疗和社会资源分配较多对韭菜浇水施肥勤一些,使韭菜成长环境好一些而已。说什么在上海把屋子用封条一贴不让出门买菜会出大麻烦的。我就不信这个鞋,难道上海人拿的有美国绿卡,有疫情了封了你的门你还敢撕了不成?
TOPPosted: 2022-01-15 15:47 #105樓 引用 | 點評


              当初吹捧有多高,现在摔得就多狠。由于文章较长,我把嘲笑西安和关注北京的段落略去,关于上海防疫重点摘录几段,对比当初的文章和现在看上海的防疫措施是不是把脸都打肿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城市的治理水平和市民文化特征,在有灾难的时候表现得特明显。这种表现直接影响大家对这个城市素质的判断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上海成为疫情中罕见的一座亮点城市。有人总结说:“从防疫模式看,你就会明白为何北京叫帝都,上海叫魔都,西安叫废都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疫情开始不久,上海就被网民称为“上海神话”。因为疫情中的上海人,似乎比别的城市更舒服,更有安全感,极少有被折腾的感觉。到现在为止,大多数上海人一次核酸检测都没做过。那些经常半夜凌晨顶着风雪排队做核酸、鼻子被捅过几十次、困在家里几天没饭吃、门上贴着封条的人,羡慕上海并不奇怪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对于“上海神话”,很多人不服气。早在2020年,就有人预言上海这样防疫不行,迟早出大事。2021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发现病例,司马平邦和一大群看不惯上海的大V迫不及待跳出开说上海神话终于破灭,必须马上全民核酸大检测。但是仅仅2天以后,上海就风平浪静,宣布疫情已经控制住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西安疫情引起众多非议时,依然有很多人不相信上海这一套,认为上海之所以没有陷入西安这种情况,是运气好,若是真发生西安这种大传染,一定也是大规模封城、贴封条、民众买不到菜吃不上饭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还有人说,上海之所以可以防疫做得好,是因为上海医疗资源中国最好,公务员数量多,投入大量人力去防控,所以才可以管的住,否则一定比西安还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对于这些“质疑”,上海人根本不会在意。上海人讲实惠,你们信也罢,不信也罢,疫情中的上海人过得比别的地方自在,这就可以。

            上海并不是没有疫情,而是经常出现疫情。但是上海总能在第一时间追溯到少数密接者,立即对他们进行隔离。等大众在新闻上看到疫情消息时,甄别与隔离工作已经完成,所以一次次疫情都能免于全民核酸检测检测。

            有人质疑上海很多地方对健康码、行程码检查不严格。上海人的观点是:红码黄码的都控制了,街上走的人的都是绿码,为何还要查绿码?这本来就是多余的呀。如果你不知道谁是密接者,那是大数据系统有问题。你应该去改善数据系统,而不是满大街查绿码。逻辑就是这么简单。

          上海不是靠“医疗资源多”或“行政人员多”,恰恰相反,上海是最少动用人力去防疫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按照同等规模的城市看,上海可能是动用医疗和人力最少的城市。

          上海之所以比别的地方更节省人力、物力,首先是专业人士做决策的结果。上海人有句老话:“市长书记都可以送给你们,专家要留在上海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在上海,绝没有“外行领导内行”的说法。据上海专家组透露,疫情开始的时候,上海专家组开新冠研讨会,几个市委领导坐在边上听,认真听四、五个小时,甚至到半夜。

            所以上海的决策,绝不是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,而是领导深入了解专家们的思考方式,尊重专家意见做出的决策。

            上海并不创造小汤山、火神山、雷神山之类的展示建筑工人精神的建筑业奇迹,更没有石家庄正定县把500亩耕地几天时间改为隔离中心的壮举。上海投入的人力、物力,真的不算太多。

            上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东西表演给大家看。上海能做到的一点小事,就是让大家觉得疫情没有改变人生太多,让上海人在疫情年代还可以活得像个正常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喝水不忘掘井人。今天中国有与世界接轨的“感染科”,上海有这样高效而减少扰民的防疫模式,离不开以翁心华为代表的专家,以及上海历任主管重视专家意见的功劳。

            上海这种决策背后,还有上海市民海派文化的底气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与西安、山东、东北之类的地方比,上海的市民文化有一些明显特点,比如接地气,国际化,理性,尊重个人,尊重私产,讲规矩,讲究利益平衡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上海人在人际关系方面“拎得清”,你的就是你的,我的就是我的。你的便宜我不能占,但是属于我的权利半点都不会退让。上海人的个人权利感特别强,不喜欢讲大道理,而是要跟你讲规矩。在上海把千千万万的屋子用封条一贴,不让别人出门买菜,一定会出大麻烦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现在上海城也封了,高价白菜也抢光了,市民没青菜开始吃绿化带了,得病不让去医院也死人了,一切和西安也没什么两样,而且每日新增病人更多。属于上海人的权利退让了吗?上海人的规矩有人讲了吗?把城封了出了什么大麻烦了吗?不要说什么国际大都市,香港还特别行政区呢,不还是一个鸟样。






赞(49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3-31 13:37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2(s) x3, 08-29 07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