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草榴,应该有差不多二十年了。那时候,初出茅庐,看的都是各种色图和小黄文。看得多了,阈值也越来也高了,慢慢发现技术讨论区才是真爱。如果说色图和小黄文是小弟弟的引路人,那么技术区绝对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。
当年,技术区吸引我的地方,大概有几个:
1、可以断断续续的找到各种软件和翻墙的办法。虽然翻墙的体验都不是很好,但就像鞋蹩脚一样,偶尔拿出来透透气,还是很爽的;
2、简约的新闻信息,当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图说了。像我这种,搬砖忙的要死,不刷视频和新闻的人,一天看一两次新闻,在技术区就够了。你要是在外面看,要多渠道获取不说,最关键是很多千篇一律,等同嚼蜡;
3、各种鸡汤以及各位大佬们的真实想法。喝鸡汤多了,腻,即使下次加了龙肉,也不见得香。但在技术区,它们就像书上的果实,你需要了,摘来尝尝就是了,不像现在的流媒体强制推送给你;
4、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,更加引人入胜。相比现在的视频快餐文化,九宫格图片文化,草榴的方式更适合我。
“现代人很难专心阅读完超过2000字的内容,但是八卦除外”,在这里,榴友更耐心,是否和贤者模式有关系,不得而知。
当然,应该还有别的能够吸引我的地方,可能暂时没有想起来罢了。技术区的信息很丰富,比很多媒体确实强不知道哪里去了。对我而言,大概总结下,有几个类型:政治贴、新闻贴、软件贴、色情贴、鸡汤文、分享贴。这么看来,好像信息的类型,又有所欠缺的样子。最近,社区确实多了很多没什么营养的东西,要看点好东西,更得有把好筛子……
本来,这么多年在无号状态下浪迹草榴,已经形成了习惯。但当第一时间看到某大佬的朋友圈的码的时候,感觉运气来了,于是我上岸了。在水里游的久了,自然想试试岸上发帖的乐趣和快感。于是,我构思了下,觉得,将我这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,分享给大家,未尝不是一种回馈。这里顺便插播一下,本人从业涉及制药、饲料、粮油、食品等多个领域和多家公司,本来都要功成身退了,可惜,造物弄人,现在,只有重头再来,继续拼搏了。所以,也就一般的垃圾人设罢了。
分享太专业的知识,怕有人睡着,所以,打算在这里分享一些接地气的食物或者食品方面的东西,给大家做个参考。毕竟,我们没办法挑选我们的出身,但是,我们可以根据科学的认知,绕开那些无良专家的指向,选择我们认为好的东西。
由于这篇是处女稿,虽然几经努力,学习了版规、发帖指南、禁止使用图床等,但理论和实际多少有欠缺,所以,这次的文章,还请版主见谅。下次开始正式的文章序列之后,应该可以渐入佳境吧。
[ 此貼被老沙弥在2022-06-14 13:05重新編輯 ]
赞(1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