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榴社區
» 您尚未
登錄
註冊
|
搜索
|
社區服務
|
银行
|
邀请注册
|
幫助
社區服務
.:.
草榴社區
»
技術討論區
»
性别、资源与历史:一场被遮蔽的男性叙事
回帖
發布主題
本頁主題:
性别、资源与历史:一场被遮蔽的男性叙事
字體大小
寬屏顯示
只看樓主
最新點評
熱門評論
時間順序
射趴十一女
級別:
俠客 ( 9 )
發帖:
997
威望:
116 點
金錢:
1106 USD
貢獻:
1400 點
註冊:
2011-06-06
資料
短信
推薦
編輯
性别、资源与历史:一场被遮蔽的男性叙事
古今中外,底层阶层大多是男性。女性的“慕强”属性,使其在择偶中趋向资源更优的一方,而男性之间的资源竞争则是垂直的、极其残酷的。正所谓“盛世为牛马,乱世作炮灰”,在社会动荡或资源稀缺的时代,首当其冲的往往是年轻、无依无靠的男性群体。
回看历史,农民起义军多数由未婚男性构成——他们没有家庭束缚,也最易被“改天换地”的叙事激发。而一旦成家立业,他们多会趋于稳定,不再轻易冒险。很多时候,历史上的“正义行动”之所以能动员人群,不是因为它真的多么崇高,而是它精准打中了“钱”与“女人”这两个底层逻辑。说白了,大家都是聪明人,其实只为抢回钱和女人。共产党在革命初期的宣传,也精准命中了这一点:八路军士兵多为单身,便有“打下榆林城,一人一个女学生”的承诺作为激励。
屠龙术之一,起义者可以参考
。这并非段子,而是某种真实的社会动力机制。掌握资源的统治阶级,往往拥有更多的女性资源(如古代的后宫、妾侍、官妓制度)。而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,从制度设计角度,确实是为了缓解底层男性的起义风险,是一种社会稳定措施。
但在和平时代,社会由“硬秩序”转向“软规则”,法律与道德成为主导。左派思潮和某些女性主义话语,在逐步解构传统伦理约束的同时,凭借法律倾斜获得制度性保护,例如:离婚财产平分、彩礼不退、子女归属倾向母方、“同意不等式”等,部分案件中确实呈现不对称性,导致男性在感情与婚姻制度中逐步失去安全感。统治阶层更容易获得女性,也加剧社会动荡走向王朝末期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在战争时期,屠杀的往往是身高超过车轮以上的男性。而女性则更多作为“未来繁衍载体”被保留,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。
应对建议:
先爱己,再爱人
停止盲目牺牲与讨好,优先投资自身成长,抛弃道德约束,学习黑人,提裤子就走。
慎重对待婚姻制度
不结婚,只谈恋爱,不要保持长期关系,学习法国男人。
日本经验参考
不帮助不搭理女性,专注提升自我。案例:大连某国男在日本电车上主动帮助女性后发朋友圈吐槽“日本人冷漠”
总结:不要同情女性,不要强加自己任何责任、义务。
赞(50)
DMCA / ABUSE REPORT
|
TOP
Posted:
06-22 13:45
發表評論
.:.
草榴社區
»
技術討論區
電腦版
手機版
客戶端
DMCA
用時 0.01(s) x3,
08-27 09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