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榴社區
» 您尚未
登錄
註冊
|
搜索
|
社區服務
|
银行
|
邀请注册
|
幫助
社區服務
.:.
草榴社區
»
技術討論區
»
说历史:袁崇焕因为做这件事惹人非议,他真的是汉奸吗
回帖
發布主題
本頁主題:
说历史:袁崇焕因为做这件事惹人非议,他真的是汉奸吗
字體大小
寬屏顯示
只看樓主
最新點評
熱門評論
時間順序
我本英雄
級別:
精靈王 ( 12 )
發帖:
1197
威望:
1935 點
金錢:
8954 USD
貢獻:
40843 點
註冊:
2014-07-04
資料
短信
推薦
編輯
说历史:袁崇焕因为做这件事惹人非议,他真的是汉奸吗
袁崇焕广遭非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潜带喇嘛入城。当时皇太极兵临京城,而袁崇焕先纵敌长驱,后带喇嘛入城,落人口实,以为他是通敌卖国,罪同谋反。
袁崇焕为何要带喇嘛呢?袁崇焕和喇嘛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?其实,袁崇焕和喇嘛的关系远非如此简单,了解后我们才能判断袁崇焕是否通敌卖国。
首先,袁崇焕不只一次使用喇嘛,而且曾经多次上书说明情况。天启六年正月二十八日《宁远之战塘报》说“王喇嘛皆主大寿议……于是王喇嘛请撤西洋大炮入城”,可见宁远之战时,喇嘛在袁崇焕军中就有参谋的作用。袁崇焕如实告诉天启,并没有私用私藏喇嘛。宁远之战后,天启还赐与王喇嘛赏赐,“给副总兵廪”(《明熹宗实录卷七十》)。
此外,袁崇焕派喇嘛去做探子,也是向大明朝廷报告过的。天启六年十月十二日《遣喇嘛使奴疏》说“以喇嘛僧锁南木座往”,而且袁崇焕也曾派喇嘛去联络“西夷”,“臣遣王喇嘛宣谕令其结营自固”(《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》)。
据此可见,大明重用喇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喇嘛当然不是武功高手,不能上阵杀敌,主要担任外交谈判。喇嘛作为僧人,披着宗教的外衣,来往于明、后金、蒙古之间,对各方情况比较熟悉,既可以做使者、翻译,也可以做探子甚至参谋。这是袁崇焕为什么用喇嘛的根本原因。
所以当皇太极兵临京城时,袁崇焕潜带喇嘛入城,想必也是为了做最坏的打算——谈判。我们之前说过,袁崇焕纵敌长驱是他的战略,想把后金军队诱到一处,然后围而歼之。这是袁崇焕的动机和初衷,但他过于自信和想当然,不听老师孙承宗之言,结果没有奏效,反而引人非议。后来袁崇焕也十分后怕,所以带喇嘛入城,也是为了以防万一,并无他想。
为什么非带喇嘛谈判呢,就因为喇嘛的特殊身份。好比八路军里面也会有带个把会日语的、或者“日本八路”什么的,难道也能被算成“游而不击”、“勾结日寇”的罪证吗?
再说谈判。大明当时处在劣势,打不过,只能谈判。崇祯自己后来还不是安排陈新甲去谈判,清军竟然说“我犹未尝忘和,屡致书袁崇焕不报,是以入永平遵化”,袁崇焕反倒成为阻止谈判的人了。袁崇焕似乎成了“背锅侠”,当初皇帝要杀他时,背着口“议和”的大锅死;现在皇帝要议和了,这袁背锅又背上了一口“妨碍议和”的大锅。
在这件事上,袁崇焕是有错,而错只在于先前的纵敌长驱,让皇太极跑到了北京城下。他带喇嘛是为了谈判做预备,怎么就罪不可赦呢?后来还不是袁崇焕把皇太极打退了吗?你若说袁崇焕承诺“五年平辽”,那确实是袁崇焕的大话,你可治他欺君,但不能据此说他通敌卖国啊。
站在当时的历史处境,我们给袁崇焕的定评是:他是一个敢于、能于做事的人,这一点比大多数人都强,尤其是比东林党人强。但他不是一个懂皇帝、懂政治的人,屡屡做出“犯上”的糊涂事。如果他和崇祯君臣无间,即使五年不能平辽,大明应该不亡。
赞(32)
DMCA / ABUSE REPORT
|
TOP
Posted:
08-19 11:45
發表評論
.:.
草榴社區
»
技術討論區
電腦版
手機版
客戶端
DMCA
用時 0.01(s) x3,
08-23 05:20